讓建筑工人干得安“薪”住得舒心
隨著建筑業的轉型升級,建筑工人職業化不斷推進,對于工人的職業技能、專業素養要求提升了,同時,各地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工人就業服務和權益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續改善建筑工人安全生產條件和作業環境,落實好建筑工人參加工傷保險政策,進一步擴大工傷保險覆蓋面。
“建筑工地生活區實行物業化管理,并做好生活區內各項設施維護以及公共區域進行保潔,保障工人居住環境干凈整潔。”此外,每間宿舍人均居住面積不得小于4.5平方米,且不得超過4人,并配置必要的生活設施。
為切實加強對上海市建筑工地務工人員的關心關愛工作,進一步改善務工人員工地現場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提升務工人員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日前,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出臺《上海市建筑工地務工人員現場居住環境提升標準》,對建筑工地生活區制定精細化標準。
該標準主要內容涵蓋三個方面:首次提出在建筑工地生活區實行物業化管理,切實做好生活區內各項設施維護以及公共區域進行保潔,保障工人居住環境干凈整潔。對生活區設置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據不同使用功能進行有效分區,動靜分離。進一步明確宿舍標準,對宿舍最小尺寸和人均面積加以規定,并限制居住人數,確保工人舒適的居住體驗。
其中,對建筑工地生活區制定的標準精細化到宿舍,標準要求,每間宿舍人均居住面積不得小于4.5平方米,且不得超過4人,并配置安全插座、桌凳、臉盆架、儲物柜、清掃工具、垃圾桶等必要的生活設施。
精細化還表現在生活區內設置食堂,用餐區按照每300人一個的比例配置;每個樓層內均設置衛生間和淋浴間,數量應與人數相匹配,且大便器不得少于3個、淋浴間蓮蓬頭不少于3個,并有熱水供應;生活區設置集中洗衣房,建立生活垃圾日常管理制度,指定專人負責指導、監督單位和個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鼓勵在生活區內設置超市、醫務室、理發室、圖書室、棋牌室、健身區以及夫妻房等,加強人文關懷。
為建筑工人考慮工作、居住環境是用工單位的責任,也是有能力有擔當企業的社會義務,從長遠來看也是企業發展必須要做的任務。
“有了這張銀行卡,以后工資每月直接打到卡上,再也不用擔心被拖欠工資了。”近日,湖南省長沙市永旺夢樂城項目部邀請銀行工作人員到項目建立“臨時銀行”,為1000余名工友集中辦理工資卡,建筑工人高升啟拿到卡后開心地說。
3月1日,《長沙市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實施方案》正式施行,長沙將在全市行政區域范圍內全面實行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確保所有房建項目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全覆蓋,從而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提高用工管理水平,健全治理欠薪長效機制,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勞動報酬權益。
過去,建筑領域長期采用“勞務分包”方式,通過層層轉包和勞務分包,將企業應承擔的支付薪酬等法定責任,轉嫁到一些不規范的勞務公司或“包工頭”身上,導致經常拖欠工程款與農民工工資。
上述方案對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屬地管理部門、質安監管機構等落實各自責任作出明確規定。其中,建設單位應將人工費及時足額撥付至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因建設單位未按照合同約定及時撥付工程款導致農民工工資拖欠的,建設單位應當以未結清的工程款為限先行墊付被拖欠的農民工工資。建設單位未履行職責導致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納入建設單位誠信評價體系不良記錄。
根據方案,長沙將推進建筑工人實名制數據信息共享,實現金融機構、第三方數據服務公司以及施工企業等信息系統間數據接口橫向、縱向互聯互通,確保建筑工人實名制信息數據傳輸順暢、信息共享及時。
在永旺夢樂城項目工地,門口設置了“實名制通道”,建筑工人上下班“刷臉”進出工地,考勤數據直傳后臺。通過后臺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位建筑民工遲到、早退、曠工、加班等考勤情況。
“我們十分重視農民工工資支付問題,為保障農民工工資順利發放,我們多次組織集中辦理工資卡,將工資管理作為項目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并成立了治欠保支工作領導小組。”該項目負責人說,工地采用刷臉考勤的模式,考勤數據直聯銀行系統,并作為工資發放的重要依據。
“現在工資每月都按時收到,收入與平時實名制考勤掛鉤,多勞多得,我們干得也安心。”工地一位建筑工人說。
“我們公司去年繳納的工傷保險費用為45.2萬元,按照今年新出臺的政策,工傷保險費率下調后,能為企業節省一多半費用。”赤峰宏基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筑工程的韓靖宇說。
據了解,今年1月1日起,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建筑施工企業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費率由現行的2.2‰調整為1‰,即以項目工程總造價為基數,按1‰的比例計算繳納工傷保險費,降費幅度達54%之多。該政策是呼和浩特市為減輕建筑行業繳費負擔,保障全市建筑工人合法權益,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實施的新舉措。
一些建筑施工企業,因為之前的費率高,沒有為建筑工人選擇工傷保險,而是選擇商業保險。這次建筑工人工傷保險費率降低以后,對于工人和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韓靖宇表示,像他們的項目,進場人員最多750~800人,去年他們的工傷保險繳納額為45.2萬元,按照今年新的費率標準,能節省一半左右,為企業減輕了負擔。
“政策的出臺,對于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擴大工傷保險保障范圍起著積極作用,從源頭上化解職工發生工傷后與用人單位的矛盾,切實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同時為企業減輕了用工負擔,也將進一步助力全市優化營商環境,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提供有力的民生保障。”呼和浩特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